书中自有颜如玉,书中自有黄金屋,人们常说多读书,但问问你自己,你看过几本书呢?
——题记
书,看了之后,脑里的知识就应该灵活运用,而不应该知道按图索骥。书如果能像人一样,一定会对人们感慨。这不,叶圣陶先生写的《书的夜话》一文,里面破书在书架上叹气,为人们伤心,蓝面书和紫面书却十分佩服破书这位“老前辈”。破书说:“人们做事呆板,还不知道爱书,很是难过。”
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也不少,比如,我的同桌,他的书都是破破烂烂的,有的缺了一块角,有的漏了一页,有的被水浸泡坏了,有的已经皱巴巴的了,像一块碎豆腐似的,一本完整的好书都没有。
我觉得破书有两个观点很正确:人总会犯一点小错;人有些呆板。如破书所说,他觉得只带走知识,而不知道把知识创新,那他的人生是平淡、乏味的,他希望天底下所有的读书人都能够学会创造知识,而不仅仅只是死记硬背。人们还要学会爱书,如果对待书如一件收藏品,那么它的寿命是无限的,即便是你把它放上三百多年,都能崭新如初。破书还说,“每个人都应该贡献自己的力量。就像我的爷爷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:“中华儿女,必须要为国家添一份自己的力量。”
我也曾有“山重水复疑无路”的时候,那次我在做一道数学题,我反复的用学过知识来求证,但还是没有得出答案,我又套用公式举一反三,一步一步的解答,终于算出来了。还有一次,爷爷找出一本满是灰尘的书,用纸巾轻轻一擦,嗬,可以媲美新书啦。原来,这本书是曾祖母小时候的书啊,曾祖母看到了,眼里还饱含泪水,此时,书的意义远远超过时间的封尘了,而是曾祖母童年的回忆啊!两件事都说明了读书要灵活,不要死板,同时,书籍也需要大家的呵护。
书,离我们并不远,如果家里摆放了很多书,但却从未和书有过心灵的互通,那书就变成了一个摆设,我们也就成了书的背景。我真诚的呼吁大家——读书吧!